今年夏天炎热来得格外早,七月初的气温频频高达三十五六度,且天天下雨,已然是典型的桑拿天。在诊室里,空调温度已调至26℃。上午,一位从外地赶来的中年女性如约前来就诊。尽管烈日炙烤,但当这位女性从车里下来时,却意外地披着一件厚重的针织披肩,就诊过程中还不时擦拭着额头的汗珠。显然,这身装扮与这炎炎夏日显得格格不入。
她一进门,便急切地对大夫说:“能否关掉空调?我的肩膀特别怕冷怕风,根本不能吹空调。”刚坐下,她便忍不住叹了口气,继续道:“医生,您看这天气热得就像蒸笼,可我却不得不把脖子和肩膀裹得严严实实,不得不披着披肩出门,同事们都在笑话我。晚上睡觉也不敢开空调,甚至不能和老公睡在同一个空调屋里。但我真是没办法,稍微一吹风,就感觉浑身发紧,肩膀和后背就像被绳子紧紧捆住一样,肌肉僵硬酸痛,疼得厉害,总想让别人帮忙揉揉按按,才能稍微舒服一点……”
这位患者今年 42 岁,主诉这种难受的感觉已经持续了快两个月。起初只是晨起时颈后发僵,活动几下就能缓解,她以为是工作时伏案太久导致的职业病。可随着气温升高,情况越来越糟:肩背肌肉僵硬得像块铁板,转动脖子时能听到 "咯吱咯吱" 的响声,肩背肌肉总是不轻快,连带着脑袋也是昏昏沉沉的,头脑不清,有时候白天总觉得心慌,稍微动一动就满头大汗,出汗后觉得热,可一进空调房又觉得冷风往骨头缝里钻。
"最折磨人的是晚上," 她揉着后颈说,"家里人热得直喊开空调,我却得盖着薄棉被,稍有不慎就会肩膀后背受凉,后背疼得整夜翻来覆去。有时为了缓解症状,就会贴几片膏药,或者找人按摩,但过后也没用。"
诊脉时发现她的脉象浮而略数,轻按即得,像水面上漂浮的小船;观察舌质偏红,舌苔却薄白。结合她 "怕风又多汗、颈肩拘紧兼心慌" 的症状,这正是典型的营卫不和、肌表不固之证。
针对患者的情况,我给她开出了桂枝加葛根汤合葛根舒颈汤的处方。这两张方剂看似简单,却蕴含着精准的病机对应智慧。
桂枝加葛根汤:调和营卫的经典方组成:桂枝 9g、白芍 9g、生姜 3 片、大枣 4 枚、炙甘草 6g、葛根 15g
此方源自《伤寒论》"太阳病,项背强几几,反汗出恶风者,桂枝加葛根汤主之"。桂枝配芍药调和营卫,像给肌表安上 "智能开关",既阻止阳气过度外泄(止汗),又阻挡风寒入侵(御风);葛根专走颈项,能升发津液、舒缓筋脉、缓解肌肉紧张,就像给紧绷的肌肉注入润滑剂。
葛根舒颈汤:强化通经的增效方,这个方剂是我在葛根汤的基础上加了桑枝、羌活、姜黄,桑枝善治上肢痹痛,如同轻柔的拂尘扫去肩部郁滞;羌活能祛风胜湿,特别适合夏季暑湿夹杂的气候;姜黄通行肩背经络,三药合力,让药性直达病所,强化了原方舒缓颈肩的功效。
夏季出现颈肩不适的患者,往往陷入 "越热越怕风,越怕风越僵" 的恶性循环。中医认为这并非单纯的 "颈椎病",而是营卫不和、肌表不固引发的连锁反应,首先营卫失调是根源:夏季阳气浮于外,若本身脾胃虚弱或过度贪凉,就会导致营阴不能内守(自汗)、卫气不能固外(恶风),肌表如同没有关紧的门窗,风邪易入,湿邪难出。其次,筋脉失养是关键:营卫不和导致气血无法顺畅濡养颈肩筋脉,加上夏季出汗多,津液流失,筋脉失去濡润就会变得僵硬拘急,恰似久旱的藤蔓失去柔韧之性。
在治疗时,整体调节才是核心:治疗时不局限于 "治脖子",而是通过调和营卫让肌表恢复正常功能,同时疏通局部经络,就像先修好堤坝再清理河道,标本兼顾。
这位肩背不适,披着厚厚披肩的患者服药一个星期后复诊,一进门就笑着脱掉了披肩:"太神奇了!回家第一次服药后,就觉着项背肩膀,暖暖的,酸痛的症状明显减轻,出汗也减少了,吃到第三天,后背就像解开了绑带,转动脖子时那种僵硬感减轻了八成。现在白天不怎么心慌了,晚上能开着窗户睡觉,再也不用裹棉被了。"
这种疗效并非个例。每年夏季我们都会遇到大量类似患者,通过调和营卫、疏通经络的治疗,多数人在 1-2 周内就能明显改善。去年有位快递员王先生,因夏季骑电动车送货导致颈肩拘紧,连转头看后视镜都困难,用同样思路治疗两周后,不仅恢复了正常工作,整个夏天都没再复发。
夏季本是舒展的季节,若被颈肩不适束缚,不妨试试中医的整体调节思路。当营卫和谐、经络通畅,即使在炎炎夏日,颈肩也能保持轻松灵活,真正享受轻盈凉爽的夏天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瑞和网-股市杠杆平台-每日配资网站-开户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